夏侯獻低著頭,束手而言:“還不曾得到陛下詔令。”
“哦,此事倒也不急,陛下自有明斷。”
接著安陽又換了個話題,
“我聽聞,奉明自幼熟讀兵法,飽學詩書,隴西一役又為大魏出謀劃策,可見是學有所用啊。”
夏侯獻道:“姨母謬贊了。”
“都是自家人,奉明無需自謙。今日相邀,我呢還有一事相求。”
夏侯獻和清河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安陽。
安陽咬著朱唇,緩緩開口:“我想讓奉明來做甝兒和霬兒的先生,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先生?”清河有些驚訝,她原以為安陽之前就是隨口說說,誰成想她來真的?
“正是。”安陽說道,“我荀家自從家夫過世后便無人理會了。”
“甝兒雖然繼承了爵位但尚且年幼,我不想讓他日后成為庸碌之輩,也想他能像他阿翁那樣成為國家肱骨。”
“我早就欣賞奉明之才,若是能對我家甝兒都多多教導,日后必是可造之材。”
聞言,清河略一思量。
荀家雖然在走下坡路,但余威尚在。
族中尚有嶄露頭角的青年才俊。
譬如荀顗,荀彧的第六子。
他的姐姐嫁給了當朝司空陳群,陳群很是欣賞他。荀家和陳家亦然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而安陽家這一脈的荀甝雖還沒出仕,但畢竟他的兒子繼承了荀彧的爵位,只要不是太廢材,日后必然有所建樹。
如此一來,不僅能為夏侯家多帶來一盟友,還能為自己兒子博得一些好名聲,何樂而不為呢?
清河很快就想通了,她先看了一眼安陽,又把目光投向夏侯獻,說道:
“此事甚好,如此,奉明既是兄長又師長,可要用心教導兩位弟弟,不可藏私。”
這就答應了?
他不知道阿母腦子里到底腦補了什么,但身為一個男人,他從安陽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此女意圖不善啊。
但他這個時候出口拒絕是不可能了,于是說道:“兒雖不才,但定會竭我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