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獻想了想,的確是這么回事。
當初夏侯尚的女兒嫁給司馬師一事就在廟堂上掀起一陣贊譽。
曹丕以此表明態度,士族和宗族將榮辱與共,讓大魏繁榮昌盛。
曹叡是一個說干就干,絲毫不拖泥帶水的人。
果不其然他就在王肅回東堂述職后便提起了這件事。
王肅一開始聽到曹叡問及他家小女的時候,一度以為曹叡是想要將小女納入宮中。
這換作普通人絕對是一百個樂意,畢竟若是小女一朝得勢,家族直接一躍而起成了外戚。
雖然大魏借鑒了前朝的經驗,對宦官和外戚管控得極其嚴格,但萬一當今天子是個短命鬼呢?
然而王肅卻沒有這方面的野心,他和這個時代許多士家一樣,并不在乎天子是誰,也不在乎天子姓劉還是姓曹,又或者姓什么都無所謂。
他們只在乎自己的家族能世世代代延續下去,永遠不衰落。
不過王肅還是理解錯了,當曹叡又把話題聊到夏侯奉明身上之時,他才恍然大悟。
“陛下,夏侯奉明的確頗有才干,臣與之共事時間雖不長,卻能感覺得到,此子身上頗有忠侯(夏侯惇)之風采?!?/p>
王肅此話倒是真心話,不過欣賞歸欣賞,聯姻卻是另外一回事。
他還不想早早的把家族的命運跟曹魏宗室綁定太死,畢竟他續弦的妻子便是夏侯氏之女,女婿還是夏侯的話,那豈不是自己要完全站隊皇室這邊。
實際上,早在半年前,司馬懿便有意與王家交好。
曾經司馬懿找到王朗,有意無意的表露出想要自己的次子司馬昭和王肅的小女定下婚約的意思。
王朗當時應該還沒下定主意,但王肅卻很樂意促成這一樁美事。
河內司馬氏乃是豪門望族,和這樣的氏族聯姻才能真正做到強強聯合。
不過最終隨著王朗病重,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今陛下突然搞這么一出,讓王肅有些措手不及。
曹叡開口道:“卿既然也覺得此子不錯,那不如朕就替夏侯家做個媒,如何?”
還能如何?只能答應唄。
“臣,謝陛下恩寵。”王肅揖拜道。
兩人又敘談了一會,王肅便離去了。
王肅回到了府邸,此時的王元姬正在囑咐下人操辦家事,在安排妥當后還參與其中,親力親為,忙活了起來。
見到王肅回來,王元姬第一時間迎了上去。
“阿父今日看起來甚是疲憊,我讓下人早些準備晚膳,阿父用膳后就早些歇息吧。”
王元姬很是懂事,記得在她生母羊氏生病之時,那時的王元姬才不到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