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眾人稱奇。
夏侯獻倒是還沒反應過來這是怎么回事,父親夏侯楙卻激動地說道:“可是那百辟五刀其中一把?”
“正是。”曹宇道,“當年武帝的《百辟刀令》中云:“往歲作百辟刀五枚,適成,先以一與五官將,其馀四,吾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學,將以次與之。”
這五官將就是時任五官中郎將的曹丕,曹操將第一把刀給了他,就代表確認了曹丕的地位。
曹宇接著說:“當年文帝得其一,名為‘龍’。”
“之后,虎、熊、馬分別由諸王受領,本王不才,僥幸得其一,其名為‘雀’。”
“現在它歸你了。”
聞言,夏侯獻受寵若驚,清河也為之大震,趕忙說道:“宇弟不可,此禮太過厚重,我夏侯家愧不敢當。”
“阿姊,這就見外了不是。”曹宇憨厚地笑了一聲。
他本人性情恭順溫和,從不與人相爭,對于舞刀弄槍之事也不感興趣,雖然在頭些年他始終被人忌憚,但他卻不失對大魏的忠誠。
如今,他看到嶄露頭角的后輩,不由得對大魏的未來有了信心。
為了勉勵后輩,區區俗物,何足掛齒。
他說道:“我聞獻兒自幼好弓馬,現今又領伏波將軍,為我大魏征戰四方,正所謂寶刀配英雄,還望阿姊勿要再推辭了。”
見曹宇都這么說了,在座的賓客們也紛紛勸說。
“是啊,奉明當得起此物。”
“阿姊不要辜負了單父王的好意啦。”
就連一直默不作聲的安陽也嬌聲道:“是啊,奉明可真是英雄呢。。。。”
終于,清河同意了,她看向夏侯獻說道:“獻兒,既然你舅父盛情難卻,就多謝他的好意了。”
夏侯獻將寶刀持于手中,躬身行禮:“謝舅父賜刀。”
“好,好啊!”曹宇開心地笑了。
后來,在席間閑話時,夏侯獻聽到了一些近來洛陽城的趣事。
最令他震驚的一件,便是“洛陽三杰”的故事。
夏侯獻很樂意吃瓜,他津津有味地聽著他人講述。
說是洛陽的名士圈最近很是熱鬧。
各種名頭滿天飛。
什么“四聰”“八達”“三預”,這種一聽就很上檔次的名號。
這三預便是當今的“洛陽三杰”了。
他們分別是,司馬師、夏侯玄、何晏。
他們仿佛是這個時代的頂級愛豆一般,頗受諸家士子們崇拜,同時又因為父輩的關系,有著不小的政治能量。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