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首次將漢中跟長安一帶劃成一個區域,是從元朝開始,畢竟蒙古人在這地方吃了太多癟,之后明、清繼續鞏固,最后時至今日仍是這么劃分,這自然有它的道理。
“朕要得就是支離破碎。”夏侯獻看著裴秀,撫須道:“前有張魯、劉焉后有劉備,此事不得不防,有必要打破陳規。”
裴秀暗自思索了一下,覺得倒也不錯。
幾年前陛下就將雍州分為雍、秦二州,即便現在將漢中一帶劃給雍州,也不會使其變成龐然大物。
反倒是兩地劃為一州,可加強兩地的聯系,會讓一定程度上緩解地域封閉的問題,減輕割據的風險。
“依陛下之見,雍州該治何處?”裴秀問。
“仍治長安,不過以后如何駐軍,我會與群臣再作計議。”
裴秀點了點頭,忽然眼珠一轉,看向天子:“既如此,想必陛下對益州北部其他郡縣亦有劃分之策?”
“正是。”夏侯獻道:“可將武都、陰平二郡劃入秦州,巴東郡單獨劃給荊州,至于益州。。。。。剩下的郡,除了南中七郡中的四郡,歸益州如故。”
“南中七郡中的四郡?”裴秀疑惑抬頭。
“噢,季彥還不知道吧。”夏侯獻將案上的信拿起,“霍弋已率七郡太守聯名上表,表示歸順。”
說完,他轉頭看向司馬昭,拿起信抖了抖,隨意道:“子上,正好幫我念念。”
司馬昭恭敬地上前,從奉明兄手上接過,隨后清了清嗓子,讀道:
“臣聞人生於三,事之如一,惟難所在,則致其命。今臣國敗主附,守死無所,是以委質,不敢有貳。”
聽完,夏侯獻問司馬昭:“子上覺得,這霍弋如何?”
司馬昭心中腹誹。
這不就是待價而沽嗎?
司馬昭不知成都各中情況,故而以他的視角來看,這霍弋手握大軍卻在南中止步不前,坐山觀虎斗,是個聰明人啊。
若朝廷有意對南中動刀兵,他便率部抵抗,死后還留個忠烈之名。
若朝廷有意安撫,他便順應大勢,舉郡歸附。
兩頭都不吃虧!
或許是他司馬子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但眼下這個局面,讓他不得不猜疑。
在他看來,霍弋此舉就是以退為進,人家看似順服,可要是不委以重任,難保日后會如何。
腦海中飛快思索,司馬昭終于開口:“枝江霍氏兩代忠良,今霍弋保全一方,舉以內附,功莫大焉,陛下宜寵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