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抿嘴尬笑。
說話間,有宮人來到劉禪面前,在他面前的小案上擺了一道菜——一道蒸鯽魚,上面灑滿了花椒、茱萸。
這是蜀地自秦漢以來便初步形成的菜系,所謂“尚滋味、好辛香”。
劉禪見狀,急道:“臣誠心歸附,斷無蜀魚之思。”
夏侯獻含笑道:“此乃成都宮中庖廚所作,朕早就想嘗嘗這蜀菜了。”
劉禪賠笑。
夏侯獻不再看他,拿起筷子準備吃魚。
這個時代辣椒還沒有傳入中國,所以辛香的味道多是由茱萸所制成的香料提供的,這玩意也叫越椒”、“艾子”,辛辣微苦。
味道嘛,自然與后世演變上千年的味道相差甚遠,不過湊合解解饞吧。
司馬昭吃不慣辣,這會兒在那里“斯哈斯哈”起來。
夏侯獻卻吃得津津有味。
整場宴會除了司馬昭的幾句調侃之外,總體上算是其樂融融。
夏侯獻沒有選擇羞辱劉禪,瞧見那些欲掩面哭泣的蜀漢舊臣也沒有遷怒,大不了冷遇就是。
在他看來,越是羞辱、炫耀被俘而來的敵國君主,就越是心虛的表現。
歷史上,晉愍帝出降,被送至平陽。
匈奴皇帝劉聰又是讓他當持戟郎,又是當陪酒童子的,以致西晉舊臣每每流淚哭泣。
劉聰最后看不慣,將其殺害。
夏侯獻一直認為,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劉聰這樣的暴君最終落了個被拋棺鞭尸的結局。
更重要的是,夏侯獻不想開這個壞頭。
畢竟沒有了司馬氏當街殺皇帝事件,大多數對天子的敬畏仍然存在。
在沒讀過書的“愚人”看來,天命轉移是老天收回了你這個天命代言人的權力,交給了更有德之人。
但若天子像豬狗一樣被殺死,信仰就崩塌了。
人們會覺得,你這個天子也是一樣的凡人。
別看這理論神神叨叨的,但它可以極大地降低統治成本,有利于國家的安定。
夏侯獻認為,自己短短幾十年壽命,僅憑一己之力徹底改變時代風氣,簡直是癡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