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知道,二哥蘇翔被分配到了西藏去當工程兵、修公路,二爺想讓老爺子在部隊里找找關系,把兒子調回來,老爺子都不肯。
老爺子之所以動了心,是因為自己是個無父的孤兒。
“怎么說服老爺子呢?”
蘇浩還是想憑自己的本事進入機械廠!
而且他的“空間蛋”要孵化,也需要進山狩獵,賺取“獵取積分”!
蘇浩的爺爺,有3個兒子,1個女兒。
本來是打算生4個兒子的。
名字都想好了,分別叫福、祿、昌、盛。蘇浩的大爺就叫“蘇景福”,二爺叫“蘇景祿”,他這世的老爸叫“蘇景昌”。
可到了老四的時候,生下的是個女兒,也就是蘇浩唯一的姑姑。但如果叫“蘇景盛”,也不像女孩子的名字。
于是取了個名字“蘇妮兒”。
蘇浩的爺爺還指望著能夠再有一個男孩,完成他這一世“福祿昌盛”的理想。但無奈年齡已大,生不出來了,也就只好作罷。
到了孫子輩,叫什么老爺子也不管了。
奶奶嘴里的“大哥、二哥、大姐”,分別是大爺的一個兒子,一個閨女;二爺的一個兒子。
都比蘇浩大,二十歲左右,現在都在部隊里當兵,不在村里。
其中,那個二哥蘇翔還在西藏當兵,離得很遠。
原主之所以也想當兵,就是受他大哥、二哥、大姐的影響。
當然,也是受老爺子的影響。
因為,老爺子就是一名老兵!
“爺爺,這就是我要進山打獵的理由!”
吃完了晚飯,蘇浩和爺爺坐在炕上聊天,大爺蘇景福和二爺蘇景祿則各自搬個小板凳,坐在地上旁聽。
在這個時代,尤其是農村,老爺們的事,女人一般是不參合的。
涉及到讓不讓蘇浩進山,奶奶、大娘、二娘也不發表意見,都去了別的屋子了。
蘇浩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所以也就實話實說,直接將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那就是打上幾頭野豬,進入機械廠!
老爺子沒有說話,只是“吧嗒吧嗒”地抽著旱煙。
這時候,山里還沒有通電,點的依然是煤油燈。昏黃的燈光在小炕桌上發出,將爺爺的影子投射到墻壁上。
搖搖晃晃的。
爺爺脾氣大、說話直爽,一直操著東北口音。特別是對一些事物的稱呼,還沿用著東北那邊習慣。
比如,把老虎叫做“大爪子”,把熊叫做“熊瞎子”,把成年公豬叫做“泡卵子”,把野兔叫做“跳貓子”等等。
要不說東北話有魔性呢。
他操東北口音,感染的一家人也是京腔和東北大碴子味混合,一會兒“咯哈、咯哈”的,一會兒又是“干嘛、干嘛”的。
搞得不倫不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