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臘在城頭非常奇怪,西軍怎么就突然撤兵了,莫非是有什么陰謀。他命令方杰等武將加強城防,莫要讓西軍偷襲。圍繞杭州的一場巨大的攻堅戰就要拉開序幕了。
次日種師道主持軍機處會議,商討攻打杭州的策略。種師道對眾人道:“今后需愛惜士兵,尤其我西軍將士,不可輕易行蟻附攻城之事。”
折賽花道:“昨天的撤軍顯示經略相公的仁愛之心,只是杭州城就在眼前,諸將都想早日破城,如今有何計策。”
種師道昨天想了一夜,其實古代攻城誰都沒有什么好辦法。當年無敵的蒙古鐵騎圍繞著襄陽打了10多年,蒙古的第四位大汗蒙哥汗也是死在了重慶的釣魚城。18世紀后裝火炮都出現了,但是曾國藩的湘軍圍了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兩年多,最后還是靠挖地道炸開城墻攻入了城中。因此,對于杭州這座大城,種師道還是相用挖地道的方法攻城。至于怎么實施,種師道還是想聽聽軍機處人的意見。
種師道把自己的想法跟眾人說了,軍機處的幾位將軍互相對了一下眼神。吳玠首先道:“相公此計神妙,只是我軍常在西北,雖然不缺少精通挖地道的人才,但是此地多水,土地松軟泥濘,如果挖地道恐怕還要請當地的工匠指導才是。”
種師道對王定六說:“你在附近尋找善于挖洞的工匠,以重金許之。另外要想法跟混入杭州城內的錦衣衛聯絡上,如果能在城內制造混亂內外結合也可加快破城。”
王定六道:“方臘已經隔絕的城內外交通,我已命令時遷想法再次潛入城中,去其他錦衣衛匯合。只是潛入城中也難將消息傳遞出來。”
種師道自言自語道:“要是有信鴿就好了。”
說道了信鴿,突然吳麟想到點什么,說道:“經略相公所說的信鴿是否就是西夏軍中用來傳遞消息的‘飛奴’?”
其實我國古代早就有鴻雁傳書的故事,但是信鴿比較成熟的用于軍隊卻是西夏國的軍隊。西夏地廣人稀,很多當時就是用信鴿傳遞消息,稱之稱“飛奴”,不過西夏的信鴿使用還是比較初級,也沒有讓后人重視。
種師道頭腦中原本種師道的記憶中有“飛奴”的概念,只是沒有把這個事情看成很重要的事情。今天吳麟提起來,他才意識到這個時代已經有信鴿了。
種師道回道:“正是這個飛奴,要是咱們能馴養信鴿就好了。”
吳麟道:“稟經略相公,我這幾日跟五公子閑談,得知他得了一對本地產的紅血藍眼鴿,根據五公子講,這對鴿子非常有靈性,能夠日行千里,飛回老家。不過這個鴿子老巢在秀州,五公子這幾日正在訓練,想讓這對鴿子能夠隨時飛到自己身邊。”
種師道喜道:“世信有如此靈鳥,你讓時遷帶著這對鴿子入城,必要時放出鴿子傳遞信息。派專人在秀州的鴿巢守候,若有消息立刻快馬送到軍前。”
折賽花也說道:“咱們一邊挖地道,也要積極打造諸如投石機、攻城車、云梯等攻城器械,也要開始攻城,雙管齊下才好。”
種師道想了一下道:“也好,讓工匠立刻打造攻城器械。另外在距離杭州城墻600步的地方搭起數十座土臺,把咱們的三弓床弩也搬上土臺上與城中賊軍對射。另外轟天炮也要不停的對杭州城攻擊。還有派人給延安府送信,讓魏定國盡快多做火藥和轟天雷,火速送往前線,我估計杭州之戰后,我軍的火藥就省不了多少了。”
吳玠借著說道:“這蟻附攻城之法,可以由還沒有送走的苦力營和本來要放走的老弱戰俘擔當。我軍可以驅趕這些俘虜在前,如果能攻下城池最好,如果不行只是消耗些賊軍的兵力和箭矢也好。”
吳玠是西軍中最善于攻守城池的,他深知城池攻防的要略。蟻附攻城雖然殘酷但是也是最能消耗守軍資源的,守軍資源耗盡,士兵疲憊之時,城池也就危險了。
種師道聽了吳玠的建議,立刻想到了當年成吉思汗西征,面對中亞各國的城池,蒙古人都是驅趕俘虜,甚至當地的居民作為先鋒攻城的。這種殘酷攻城之法種師道覺得非常不人道,尤其是攻守雙方都是中國人。但是當他想到,昨天撤軍之時,折賽花一個女流之輩都勸他不要有婦人之仁的時候,他明白此時該下決心了。畢竟西軍將領還是想早日攻破這繁華的杭州的。
種師道說:“既然諸將都想早日攻城,那就按照吳玠說的辦。明天開始先讓戰俘和苦力營把城南的護城河填了,然后催他們攻城,消耗賊軍。同時加快攻城器械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