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道:“這兩地的茶葉有何不同。”
錢良道:“這武夷山的茶屬于巖茶,產量的,販運的人也多,你的商隊有30多人足可以去一次。那里茶葉便宜,一定多販運一些才有大利。祁門縣屬于歙州管轄,那里產綠茶(祁門紅茶是清朝以后才有),那里的綠茶產量低,價格貴。去年方臘作亂歙州也受到了影響,茶路都斷了……”
王三立刻找到了商機,道:“這祁門的商路既然斷了,也就是說那里積壓下了不少茶葉。我可以低價買到大批量的在江寧這邊可以買的很高的茶葉了?”
錢良道:“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茶葉不同其他的貨物,講究是喝新茶。特別是當年的茶,所以祁門那邊去年積壓的茶葉就是販運這邊也不簡單能夠賣高價。”
王三道:“今年江南初平,商路應未曾恢復。我的商隊有10幾個西軍退役士兵,自然能保護商隊一路平安,我要是提前到達祁門,恢復商路,豈不是能獲得大利。錢兄可在祁門有相與?”
錢良道:“倒是認識幾個人,這樣我給你寫上幾封信,以免你買到往年的陳茶!”
王三大喜道:“多謝錢兄,小二快筆墨伺候。”
錢良寫完了信,王三像寶貝一樣揣了起來。道:“來,錢兄,兄弟敬你一杯。”
錢良端起酒杯,一飲而盡。他覺得嗓子像火燒一樣,接著一股暖流順著嗓子流變了四肢百骸,讓他無比的舒服。錢良從來沒喝過這么好的酒,問道:“好酒,這是什么酒?”
王三道:“這個酒店也是西軍開的,這個酒是小種經略相公煉制的酒精調制的,名字叫‘五糧液’,整個杭州就此一家有賣。酒雖然貴了一些,但是招待老兄那是正好。這酒肉錢我都付過了,事不宜遲,我就告辭。這次要是販得好茶葉回來,再請錢兄喝美酒。”說完,王三匆匆離去了。
錢良想叫住王三,再聊兩句,但是王三匆匆而去。錢良自言自語道:“這個美酒運到那里可以賣出大價錢……”一邊說一邊看著王三的背影遺憾的搖搖頭。
王三帶著商隊匆匆的趕往祁門縣,這一路上也是遇見了幾股方臘的殘兵。但是西軍的商隊都是配有西軍退役的士兵組成的護衛的,商隊不可以攜帶宋軍的制式兵器,但是樸刀還是可以的有的。西軍商隊的樸刀不比方臘殘兵的武器差,路上遇見的殘兵,也讓王三殺散了。
遇見殘兵反而讓王三高興,因為一般的商隊是不敢走這樣的官道的。王三商隊到了祁門縣靠著錢良的信,找到了當地的茶莊的莊主收茶。由于方臘的起義,這里受到了很大波及,商路全都斷了,今年的茶葉比往年價格低了三成。王三發現祁門茶葉在杭州、江寧也是緊缺的貨物,價格起碼比往年的高上三成。這里外的差價,可以讓他賺得盆滿缽滿。
王三等人收了十幾車茶葉,非常高興。唯一讓他遺憾的是他知道四輪馬車的載貨量大,但是這些馬車都在日夜不停的向西北轉運戰俘和各種戰利品,自己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四輪馬車了,要不然他能販運更多的茶葉。這次收了十幾車茶葉都在當地雇傭普通的大車,江南缺馬,這些大車都是用騾子、驢子拉的,走起路來并不快。整個商隊只有1匹馬,還是由于自己有錦衣衛營百夫長的頭銜又和王定六熟識,從西軍那里弄來的。
王三一行人不著急押送著貨物往江寧,因為這里的從江寧方向來到商隊根本就沒有。祁門縣屬于歙州,王三的幾個親兵弟兄這幾日,心情大好就商量這到歙州城里取逛逛。歙州城在經歷的方臘起義的兵禍之后,恢復的并不怎么樣,街面上也不熱鬧。王三領著眾人在歙州城轉了轉覺得沒什么意思。在茶館歇腳喝茶的時候,他們無意中說道歙州城好生蕭條這類的話,讓茶館的茶博士聽到了。
茶館里的茶博士都是些健談的伙計,他聽到王三等人的聊天后,笑著對他們說:“這幾位客官,聽你們的口音是外地來的吧。”
王三道:“正是,來這里販茶的。”
茶博士道:“這就對了,我們歙州雖然遭了兵災,但是并不嚴重。”說道此處他壓低了聲音道:“客官,你可知那個方臘就是歙州人,他的兵馬在此雖然說劫掠了一番,但是他也不好意思對老鄉下手不是。這里平時還是很熱鬧的,正是今天是十五,城東幫源洞有廟會,大家都去趕會了。”
王三一聽,問道:“這個幫源洞有何奇妙之處,能夠讓諾大個歙州城人煙稀少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