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六道:“發(fā)來的消息是西夏起傾國之兵,號稱10萬大軍,其中3萬鐵鷂子,進犯秦鳳路。如今已經(jīng)攻下了黃鐸堡,大軍直奔延安府了。現(xiàn)在西北已經(jīng)開戰(zhàn)了。”
種師道大驚失色,道:“這個消息確定嗎?”
王定六道:“我已經(jīng)讓時遷帶人迅速趕奔京兆府了,探聽消息了。”
種師道道對種山說:“快叫軍機處諸將來這里議事。”
王定六小聲的提醒了一句,道:“用不用通知劉延慶。”
種師道想了一想,道:“這飛鴿傳書是我軍機密,萬不可讓外人知道。”
折賽花、朱五和吳氏兄弟匆匆的趕到了種師道的大帳,種師道就把王定六剛剛得到消息告訴了諸將。眾人也都大驚失色。西夏軍厲害他們是深有感觸的,西夏號稱大夏,西夏是宋軍對他們的蔑稱。西夏軍隊以騎兵為主,尤其精銳的鐵鷂子,更是在給西軍帶來過可怕的夢魘。西夏軍也有弱點,就是西夏國土面積比陜西秦鳳路和永興軍路要大很多,但是人口不足這兩路的3成,全國人口也不過百萬,卻分散在興慶府、甘州、蘇州、瓜州、沙洲、西涼府等地,基本上按照后世河西走廊分布,屬于典型的地廣人稀的地區(qū)。因此西夏每次來犯,人數(shù)都不會多,西軍往往集中優(yōu)勢兵力才能擊退西夏軍。但是百余年來,西軍和西夏軍每次戰(zhàn)爭,雙發(fā)都是死傷慘重。
種師道說道:“這西夏軍往往是秋天趁著草高馬肥的時候前來騷擾,現(xiàn)在剛剛初秋,怎么這么早就來了。”
折賽花道:“也許是看到我軍主力南征,偷襲我軍后路。”
種師道說道:“黨項人向來是持勇少智,此番進攻必然有高人指點,不得不防。”
吳麟也說:“京兆消息說他們起傾國之兵,我看西夏就是全國也沒有10萬大軍,更別說有3萬鐵鷂子了。”
折賽花憂慮道:“就是來個4、5萬人,也夠我們對付的了。弄不好只怕回重演6年前隴右之戰(zhàn)。”
西軍一直是不到8萬人,集結(jié)的最多兵力就是5萬,其余的還要守衛(wèi)城池。6年前西軍跟羌人發(fā)生了戰(zhàn)爭,后來羌人借來而來西夏的3萬大軍,西夏軍的統(tǒng)帥叫咩保吳良,是西夏的名將。那場大戰(zhàn)西軍和西夏軍一場大戰(zhàn),西軍開始是節(jié)節(jié)敗退。朝廷的退兵的圣旨都下了,沒想到童貫假傳圣旨,把退兵的圣旨說成了激勵西軍取勝的圣旨。
西軍在這道圣旨的鼓舞下,跟西夏軍進行了一場大戰(zhàn)。西軍很多將領傷亡,種世義右臂負傷,折賽花的父親折繼閔陣亡,劉延忠臨著脫逃被種師道當場斬首。折賽花當年才15歲,穿著孝服出戰(zhàn),并且獻了一計,西軍在隴右的橫龍川圍住了西夏軍主力。折家的鐵甲連環(huán)馬掛上了鐵鏈,拼死搏殺。種師道也親自率領懷德軍和當時還屬于種家軍的1萬騎兵都投入了戰(zhàn)場,橫龍川大戰(zhàn)殺了2天2夜,最終消滅西夏鐵鷂子3000多人,折可求(當時還叫折克行)斬殺咩保吳良,西軍最終把西夏軍打敗。橫龍川之戰(zhàn)使得宋朝版圖達到了歷史的頂峰,西軍開辟的隴右之地。朝廷為了分化西軍封高懷遠為隴右節(jié)度使,軍師宗澤和大將周彤、林沖調(diào)往東京。
這場大戰(zhàn)雖然西軍獲勝,但是也是元氣大傷,這么多年西軍上下都不愿意提起。今天折賽花提起了這場戰(zhàn)役,讓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種師道說道:“如今我西軍有神機營、錦衣衛(wèi)營、健銳營,懷德軍也得到了加強,就算西夏真的來五萬人馬,我軍也不必怕他。明日立刻騎兵,回京兆。”
折賽花道:“如何通知劉延慶。”
種師道如今已經(jīng)不太信任劉延慶了,可是西夏軍來勢洶洶,此刻如果放棄環(huán)慶軍由折家、種家以及高懷遠的軍隊對坑西夏軍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于是他想了一會說道:“這樣吳麟先帶著親兵趕往渭州,渭州實我西軍家眷所在,無論如何要守住。吳玠帶著我的陜西宣慰使的關(guān)防去和尚源,和尚源是陜西入蜀的要地,如果西軍這場遭遇不測,做好全軍入川避難的準備。我明天帶領懷德軍、神機營先走,跟劉延慶就說是我先到京兆府安排西軍交接之事,等得到確定消息后讓劉延慶督促部隊盡快跟上。另外我盡快跟樞密院行文,請楚國公出面,讓我們接替和尚源的防務,一旦公文到達,吳玠立刻接管和尚源的防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