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逸辰跟李明宇首先來到李秀霞所在正道文學了解情況。
正道文學的主編石松接待了他們。
石松是一個溫文爾雅的儒雅之士,一看就是飽讀詩書之人,架在鼻梁上那厚厚的鏡片就是對他知識淵博最好的詮釋。
得知二人的來意后,石松把蕭逸辰二人讓到辦公室。
幾人做定,石松一臉惋惜地嘆口氣,說道:“真沒想到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李編輯身上,近幾年才剛剛出了幾本不錯的書,本來有著大好的前途,沒想到……”
接著又是石松的一聲嘆息,“蕭隊長,你想知道什么你就問吧?”
蕭逸辰目光一凜,說道:“石主編,李秀霞在正道文學工作有多長時間了?”
石松的眉毛向上挑了挑,說道:“也沒有多長時間,算起來有三年時間了。”
蕭逸辰哦了一聲,“那時間還真不長。”
石松垂眸,繼續說道:“李編輯在沒有像樣的書問世之前,大家都不怎么看好她。后來,她在懸疑小說方面出了幾本暢銷書后,名聲大噪。各路雜志,編輯社紛紛向她投來橄欖欖枝,可她偏偏選擇了我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廟,這令我喜出望外。原以為依仗她的名氣,正道文學有一天也能飛上枝頭變鳳凰,在咱們京州文學領域一枝獨秀。剛開始,的確熱鬧了一陣,名人嘛?總歸是有名人效應的。不過。。。。。。”
石松眉頭緊皺,欲言又止。
“不過什么?”
“不過,也就熱鬧了一陣,熱度已過,一切還是歸于平靜。李編輯入職三年了,我既沒有發現她手下的人有什么長進,也沒有發現她對我們發行的雜志有什么影響力。當然,她在我這里是兼職,不用坐班,偶爾關注一下自己負責的板塊,再就是給一些入行不久的編輯做一下指導。”
“你是質疑李秀霞的水平?”蕭逸辰問道。
石松的手碰了碰鼻尖,繼續說道:“也說不上,不過,我手下的幾個編輯,也曾在我面前,提到過李秀霞這方面的問題。”
“李秀霞可是近幾年炙手可熱的懸疑小說暢銷作家,我也讀過她的書,我覺得很不錯,是不是你們這里的欄目不適合李秀霞的風格?”蕭逸辰解釋道。
石松垂眸,擺手笑了笑,“正因為她是懸疑小說暢銷書作家,所以,我專門為她開的新欄目,欄目名稱就叫懸疑案件直通車,我當初對這個欄目很有信心,還指望用這個欄目來拉升我們雜志的銷量呢。可是沒想到,這個欄目自打上了就一直不溫不火,甚至還不如我其他的欄目吃得開。我就納悶,一名懸疑小說暢銷書作家,弄這么個欄目不是輕輕松松的事兒嗎可就是從來沒有火過。”
聽石松這么說,蕭逸辰眉頭緊皺,暗忖:如若李秀霞真如石松所說,這的確不像是一個暢銷書作家的水平,難道是李秀霞故意留一手,這似乎也說不過去,畢竟石松也是花了大價錢聘請她過來的,那為什么一個小小的懸疑欄目還搞不定呢?
想到這里,蕭逸辰問道:“石主編,你能給我們找一下李秀霞負責的欄目看一下嗎”
“當然!”說完,石松起身去打了個電話。不大一會兒,一個工作人員就抱來一大摞雜志。
石松一邊翻著雜志找李秀霞負責的板塊,一邊說道:“也許,我應該讓她負責言情類的板塊,說不定比現在好。”
“李秀霞也擅長言情類的小說?”蕭逸辰追問道。
“你別忘了,她可是言情小說出身,雖然在言情小說上沒有什么造詣,但是,我覺得好歹能比現在強。你說一個做言情小說的作者,突換風格,竟然能夠一鳴驚人,連續出版了幾本爆火的懸疑小說,簡直神乎其神。”
石松找到了前期出版過的懸疑案件直通車的雜志遞到蕭逸辰手中,說道:“蕭隊長,你讀讀,你品品什么感覺,你也讀過李編輯的書,你品品是一個味不?”
蕭逸辰接過石松手中的雜志,幾個醒目的黑色字體懸疑案件直通車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李秀霞負責的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