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牛金帶著步騎三千,進軍在西漢水北岸的山道上。
這支魏軍正有條不紊的向北山挺進。
大都督司馬懿給的他任務是,趁著兩軍交戰(zhàn)之際,偷偷從北山摸上去。
若是能得手,便可讓蜀軍方寸大亂,魏國的大軍便可趁勢而上。到那時候,蜀軍的在相對平坦的山上將失去了居高臨下的優(yōu)勢,將會和魏軍站在同一起跑線。
為了確保計劃成功,司馬懿給牛金的都是魏軍精銳。
牛金以前乃是忠侯曹仁的部曲將,之后在司馬懿接管荊州防務后便成為了他的部屬。
牛金也算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深得司馬懿信任,而且他也沒有辜負司馬懿的期待,此刻,他已經(jīng)成功帶著大軍進入了北山。
“將軍。”牛金身旁的部曲道,“前方有兩條岔路,從眼前這處上山最快,但末將以為蜀軍必定會派斥候巡視。不如我們換另一條路,那條路雖然繞遠,但或許蜀軍的斥候不會覆蓋到那邊。”
牛金思索了一陣,在心中作了一個假設。
若是蜀軍在斥候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行蹤,那舍近求遠的話反而給蜀軍更多的準備時間,貽誤戰(zhàn)機。
所以,不如就當蜀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他的軍隊,這時候應當跟蜀軍搶時間,直接沖上山去,如此一來,就算蜀軍斥候的消息傳到對方主將那里也來不及反應了。
正所謂兵貴神速,這是司馬懿教給他的道理。
牛金當即說道:“不,傳我令,加速行軍,抓緊上山!”
不得不說,牛金選擇無疑是正確的。
蜀軍的斥候的確早就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行蹤。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早在斥候發(fā)現(xiàn)之前,蜀軍就有一支軍隊在半山腰處,靜候著魏軍的到來。
牛金在半個多時辰后終于帶著大軍來到了半山腰,此刻他仰望山頂,那里已經(jīng)很近了,再過半個時辰應該就能到。
“呼~”牛金呼出一口濁氣強迫自己打起精神,越靠近蜀軍營地,就越需要鎮(zhèn)定。
而然就在這時,山中忽然間驚鳥四散,緊接著又響起了一陣轟鳴聲。
當牛金再次抬頭時,卻驚恐的看到蜀軍的旌旗飄飄,為首的乃是一頂碩大的“魏”字大纛!
那一馬當先,立于陣前,魁梧的蜀軍將領放聲大喊:“吾乃大漢征西大將軍魏延,賊將還不快快束手就擒!”
牛金咬牙切齒,他不認為蜀軍的動作會如此之迅速,他如此快的行軍速度還能在此處遭遇埋伏,那原因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