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黑山村,祖墳地。
夕陽如血,染紅了整片墳地。
這里是黑山村數個祖墳地之一,地處黑山山腰偏陰處,是風水最差的一片墳地,也因此是黑山村下葬數量最少的一片墳地。
整個墳地,墳頭有十余個,旁邊種數棵不等的松樹,每一棵松樹看著都極為挺拔,已是有些年月。
唯獨一個墳頭,兩旁栽種兩棵細小松樹苗,墳土嶄新,一看便知是剛剛下葬。
“咯吱”一聲。
嶄新墳頭旁的枯葉被踩碎。
封樾緩緩走到墳頭旁,眉頭微皺,一張年輕、瘦削卻略顯老成的臉上陰晴不定。
這是父親和母親合葬的墳頭。
母親早逝,留下父子倆相依為命。
而父親迷戀功名,努力大半輩子,到頭來卻連個秀才都沒考上,就在今年染病去世,與母親合葬在一起
父親不僅自己迷戀功名,也對他寄予厚望,教其讀書寫字,并改名“樾”字,希望其有朝一日,能進士及第,庇佑封家。
只是此刻,封樾雖已十八歲,但尚未有考取功名打算,更完全沒有心思考慮庇佑封家之事。
他只擔心才剛剛下葬的父親,是否會尸變為僵尸爬出墳地。
最近,包括黑山村所在永安縣在內,周邊幾個縣發生了極其詭異的事件。
不知為何,不少剛死下葬之人突然尸變為僵尸,從墳地里爬出來,到處吞噬活人。
為此,尸變發生后,各縣衙傳令全縣再有死人下葬,一律火化后再行入土。
但地主、鄉紳等大富人家,覺得此舉有違祖制,紛紛疏通關系私下土葬,然后花重金邀請有道之士來家中做法事,并在尸體上貼滿符紙后再入葬。
至于已經入土的,哪怕明知火化更好,也不見有人開棺火化,生怕開棺時發生尸變。
有著上述顧慮,封樾也不敢開棺火化。
而在僵尸吞人事件中,甚至有些僵尸專門傷害家族中人。
父親吞噬兒子、妻子吞噬丈夫等情況時有發生。
為此,封樾專門向村里消息靈通之人打聽過,為何尸變后會發生父吞子、妻噬夫的慘劇。
那些消息靈通之人經常跑外去別的鎮甚至外縣,可以得知最新的周邊有關僵尸的消息。
從他們口中得知,尸變后僵尸吞噬家屬主要是因為子孫不孝、夫妻不合等緣由。
因為生前遭遇虐待、冤屈等導致含怨入葬,這才有尸變后的報復。
若無上述原因只是正常死亡的話,尸變為僵尸后只是隨機傷人,并無具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