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年夏,孫思邈在山上守墓快兩年了。某日,李丁興沖沖的來到太白山,一見孫思邈便笑道:“好消息,天元皇帝病死了,現今一個八歲的小毛孩當皇帝。”
孫思邈道:“怎么,你對此有想法?”李丁道:“以前不是有個相士說我能當皇帝,我覺得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p>
孫思邈道:“怎么,你年年納妾還不滿足,非得弄個后宮佳麗三千?”李丁道:“這不是看東方朔年年換妻,我就來個年年納妾??珊抻袀€楊堅在那礙手礙腳?!?/p>
孫思邈道:“我勸你,還是安心做好你的刺史,想要當皇帝風險是很大的?!崩疃〉溃骸拔铱刹幌衲?,整天無欲無求的,這事我自己會考慮的。這次又給你弄了些吃的用的。還有這本陳延之的《小品方》,我自己寫的《常才讀醫經》,甄謀的《女人心醫解》,這些都留給你?!?/p>
孫思邈道:“常才,你這是來交代后事呢?倒是不像來看望我的。事不可為,你就別強求了。這是我寫的一首《枕上記》,你就帶著時??纯础!?/p>
李丁將帛書接在手上,見上面寫的是:
侵晨一碗粥,夜食莫教足。
撞動景陽鐘,扣齒三十六。
大寒與大熱,且莫貪色欲。
醉飽莫行房,五臟皆翻覆。
坐臥莫當風,頻于暖處浴。
食飽行百步,常以手摩腹。
莫食無鱗魚,諸般禽獸肉。
自死禽與獸,食之多命促。
土木成形象,求之有恩福。
父精母血生,那忍分南北。
惜命惜身人,六白光如玉。
李丁下山走了,孫思邈看著他消失的背影,心中有著隱隱的不安,自己是否勸動了常才,放棄心中的皇帝夢。
過了月余,有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匆匆跑來了太白山,見到了孫思邈便叫道:“孫叔叔,你可得救救我?!?/p>
孫思邈曾見過這個少年,有一次李丁帶著他上過山,便道:“叔德,這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