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西軍使用火器也不熟練,很多士兵放完一次突火槍后根本就沒有人給遞上下一根突火槍,所以跟一窩蜂差不多,沒有形成火器的連續射擊。好在西軍的弓箭手也不少,再加上西軍也是比較悍勇的,火器無法發射了,他們就抽出刀槍與西夏軍展開了肉搏。雖然西夏軍人多勢眾,但是附蟻攻城本身就是一件難事,再加上西軍的火器相助,西夏軍的第一次進攻最終還是被打下去了。
種師中坐在城頭上,對著王進、種世仁、魏定國等人道:“沒想到這些黨項蠻子比六年前還要悍勇。”
王進也道:“外面的黨項蠻子足足有5、6萬人,只怕這是起了傾國的兵馬。如今我延安府兵微將寡,如何抵擋。”
種師中道:“如今西夏兵馬還沒有打造攻城武器,如果打造完成,延安府危矣。如今只能是派人搬兵,早解決延安府之困。”
此刻大家都明白,如今西軍中能夠去搬兵的只有王進了。于是王進道:“末將愿意去搬兵。”
種師中于是寫了幾封書信,信中簡單的介紹了一些延安府的情況。種師中對王進道:“一會找機會,你趁亂沖出去。到京兆府去搬兵。但是我覺得京兆府的廂軍來了也起不到作用。你把信件交給京兆府留守張子凡大人,然后直接去江南見我家兄,讓他盡快回兵。另外如果遇見高懷遠讓他不要來救延安府,帶著騎兵繞過西夏軍的要塞軍司,直奔西涼府。如今西夏起傾國之兵,國內必然空虛,此乃圍魏救趙之計。還有如果延安府守不住,我就帶兵退守渭州,屆時,你務必讓家兄帶兵救援渭州!”
王進道:“末將明白,只等機會突圍送信。”
魏定國突然道:“大人,下官到有一計,也許能夠改變戰局。”
種師中道:“講!”
魏定國指著敵軍帥旗道:“大人請看,敵人的不識我碗口銃的射程,他們的主帥所在的就在我們的碗口銃射程內。我可以3架碗口銃對準那里,一起發射,也許可以擊傷敵酋。”
北宋和遼國在澶淵之盟的時候,在澶州發生激戰。當時遼國元帥瀟達凜被宋軍的三弓床弩遠程射死。當然這里巧合的成分多一些,因為三弓床弩的準確性是非常差的。但是自此以后,雙方的主帥都在遠離戰場的地方指揮,以免受到遠程攻擊。這次察哥其實已經站得很遠了,但是他不知道這個碗口銃的最大射程能有數里之遠。
種師中一聽來了興趣,道:“這個到可以試上一試。”
魏定國于是把3門碗口銃都調整到了察哥坐在的方向,這個方向很好找,就是帥旗方向。魏定國調正碗口銃的時候。察哥正在和李良輔等人商量攻城的事宜呢。
察哥問石寶道:“西軍發射都是什么玩意。”
石寶道:“我在湖州攻打宋軍大寨的時候,見到過西軍使用這些東西守城,很是厲害。這些火器叫一窩蜂、轟天雷。只不過延安府的火器更多而已。”
李良輔道:“可有破解的辦法。”
石寶道:“也只有等下雨了。”
瀟合噠道:“這得等到什么時候。”
石寶道:“這么蟻附攻城只怕是徒傷性命,不如打造攻城器械,然后再攻。”
西夏的手工業其實是很發達的,比如夏弩、還有鐵鷂子身上穿的鎧甲,都是在那個時代領寫的產物。西夏軍之打造的云梯、攻城車、投石機等器械并不比宋軍的差。在秦州的時候他們就做了一些這種攻城器械,結果是還沒投入使用折遵道就棄城逃往渭州了。但是這些攻城器械非常笨重,行軍時是不會攜帶的,因此現在只能另行打造。
察哥道:“如此說來只有暫停幾日攻城了?”
李良輔道:“不如讓我在領兵攻打一次,我多帶些人馬攻城,也許可以一戰成功。”
正在幾個人商量攻城對策的時候,魏定國已經把城頭上的3架碗口銃調整好了。火藥裝了適合的藥量,這次3門碗口銃用的都是“鏈彈”,就是將兩個4斤重的鐵球中間用細鏈鏈接起來一種彈藥。
隨著魏定國一聲令下,延安府城墻上傳出了3聲炮響,3枚鏈彈打著螺旋想察哥的帥旗方向飛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