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和蕭奉先終于到了可敦城,這個可敦城原本是遼國西北路詔討司的所在地,原來的名稱叫鎮(zhèn)州。西北路詔討司被廢止后,這個城池也就荒廢下來了。當女真部崛起后,蕭奉先和耶律大石身感女真的強盛,加上他二人正好負責當時天祚帝給他們安置流民的差事,所以他們就將被女真攻伐的部落安置到了破敗的鎮(zhèn)州,并將鎮(zhèn)州改名為可敦城。
經(jīng)過幾年經(jīng)營可敦城已經(jīng)有了1萬多人,多少恢復了一些當年的人氣。耶律大石帶著200多興遼軍和100名宋清、黑旋風帶領的西軍來到這里后,立刻將可敦城的15歲到50歲男子全都編練成了士兵,組成了3000興遼軍,交由宋清訓練。
耶律大石原本看到數(shù)年之內(nèi)西軍的戰(zhàn)力大增,以為種師道有了新的練兵之法,因此請種師道派人幫他編練興遼軍。但是宋清只是在東昌府投降的西軍,他帶來的百人隊也都是原來其兄及時雨或者黑旋風的手下,他們根本在西軍內(nèi)也就訓練了幾個月而已,自己戰(zhàn)斗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要是訓練別人可是找不到竅門。
耶律大石見宋清他們訓練并不得法,有些失望,于是自己和蕭奉先開始親自訓練興遼軍。不過他們見宋清、黑旋風帶來的西軍戰(zhàn)斗力還是非常強悍的,也就把他們留在了可敦城,畢竟可敦城的兵馬太少了。
西軍提供的軍械、輜重源源不斷的送到了這里,經(jīng)過一個冬天的訓練,3000興遼軍終于編練成了。
從包頭出來的時候耶律大石就透露給蕭奉先說自己根本就沒有東征的想法,而是相反的騙取西軍的物資編練兵馬,而后西征,在金山(今天的阿爾泰山)以西建立根據(jù)地,然后籌集軍馬錢糧,等中原大亂之時然后東征復國。
蕭奉先對耶律大石天馬行空的想法無法理解,可是如今復興遼國的重任只能寄托在耶律大石的身上。自己要說統(tǒng)兵打仗還行,但是要說運籌帷幄,治理江山他自知與耶律大石相差甚遠。
隨著耶律大石確定的西征的時間越來越近,蕭奉先總覺得不妥。這天他又一次找到了耶律大石,道:“大石林牙,咱們真的不東征了。”
耶律大石道:“人都說種師道有奪天地造化的本領,在我看來也是一般。即使他確實有本領但也是目光短淺。我跟你說東征無論勝負都是一場敗局。”
蕭奉先不解道:“西軍的強盛咱們都是見到了,宋清他們一群流寇加入西軍幾個月而已,就已經(jīng)成為了悍卒。據(jù)宋清講他們這樣的軍隊有6萬之眾,我看還是有希望獲勝的。”
耶律大石沉默了一會,道:“這樣吧,今天就跟你講個明白。也打消你的顧慮。”
蕭奉先道:“倒要領教。”
耶律大石道:“那些女真奴能在數(shù)年之內(nèi)就滅亡大遼,其戰(zhàn)力之強世間少有。那種師道就算練就了6萬精兵,就能夠滅亡金國嗎?”
蕭奉先道:“平西侯爺恐怕也不是要滅亡金國,只是想復奪幽云十六州而已。”
耶律大石道:“若如此,更加不能東征。如果種師道只是想多幽云十六州,那我等3000興遼軍能夠復興大遼嗎?貿(mào)然出兵,無非是是做西軍的馬前卒,徒耗死傷而已。況且無論西軍和女真奴作戰(zhàn)那家獲勝,實際上都會兩敗俱傷,損失慘重!
屆時女真奴可以退會白山黑水修養(yǎng)生息。那種師道呢?他還能退回陜西嗎?如今西軍在陜西兩路已成藩鎮(zhèn)。這次他一口答應我們東征女真奴,恐怕都沒有經(jīng)過宋廷吧。如果真的跟女真奴開戰(zhàn),大戰(zhàn)之后無論怎樣,宋廷也不會饒過他。宋國軍力再弱也是有80萬禁軍和百萬廂軍。他們的太祖趙匡胤就是藩鎮(zhèn)起家奪了后周的江山,如今怎么能夠容忍再生藩鎮(zhèn)。
此番大戰(zhàn)之后,宋廷必然對西軍動手。如果是這樣,中原必將大亂。我等在西域修養(yǎng)生息數(shù)年之后,若能練成一只10萬人的軍隊,就可趁中原大亂之后虛弱之時,東返中原,恢復大遼!”
歷史上的耶律大石憑借200多人就建立了稱霸中亞的西遼國,是個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他的這種遠見和對局勢的把握程度不僅遠遠超過包括折賽花的西軍將領,就連種師道也無法與其相比的。
蕭奉先也被耶律大石的分析所折服,他連連點頭,道:“大石林牙深謀遠慮,非我等之輩可比。愿隨將軍西征,以復興大遼。”
耶律大石道:“得蕭兄相助,可事倍功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