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元覺看著遠去張俊,突然想到一事,高聲問道:“你是勝捷軍出身,可曾去過江南征討永樂軍!”
顯然鄧元覺的問話,并沒有傳到張俊的耳中,鄧元覺看著遠去的張俊,暗道:沒想到我會跟一個官軍(指宋軍)將軍并肩作戰。
張俊駕駛著幾條小船緩緩靠近岸邊,此處大岸邊緊鄰一段陡峭的山崖。由于山崖險峻,尋找合適的停船地點頗為困難。張俊等人費盡周折,最終在一處斷崖下方拋錨,發現了一塊適合靠岸的突兀石臺,隨即棄舟登岸。
張俊的百人擠在峭壁下一處平臺之地,看著遠去的船隊,張俊道:“兄弟們,咱們把小船都放了吧。”
跟隨張俊的這些敢死軍也明白張俊的意思,并沒有人反對,幾個士兵抽出腰刀砍斷了纜繩,幾條小船隨波而去,他們的后退之路也就斷了。
張俊用目光掃向這些敢死軍戰士的面龐,發現這些將士臉色平靜,并無懼色,心中暗暗稱奇:這些華夏軍將士竟然如此視死如歸,看來這天下必然歸屬種師道了。
張俊站在這些勇士的身邊,恐懼的心里也消減了不少。
張俊清了清喉嚨,隱藏起自己的驚慌神奇,對眾軍士道:“兄弟們,如今已經后路已斷,唯有向前,才能立功。”
眾士兵齊聲道:“愿追隨大人殺敵。”
張俊聽了嚇了一跳,心中暗道:難道讓我帶頭爬這斷崖不成!
但是此刻張俊也是無法,他尷尬道:“好,好跟著我爬懸崖。”
張俊笨拙的從身上解下套索撓鉤,往斷崖之上的一顆歪脖樹扔了過去,他想用套索抓住歪脖樹的樹枝,借著繩子的力量沿著山坡爬上去。
可是張俊那里懂得爬山上樹的訣竅,扔了幾次都不得發,那撓鉤無法抓住樹枝,每次都軟綿綿的落在張俊的腳下。
眾士兵都沒想到張俊竟然根部不懂山地作戰之法,都露出驚訝的表情。張俊此時也是臉上發燒,不知所措。
這是一個士兵走到了張俊的身邊,道:“大人,我先上,拉你上去。”
張俊認識此人,這是他百人隊的一個士兵,名喚王斌,平日里在隊伍中不顯山不露水的,并不引人入目。
張俊道:“你能爬上去嗎?”
王斌道:“小人山中獵戶出身,正是擅長此道。”
說罷,他解下自己腰間鉤索,熟練的往那棵歪脖樹上一投,那鉤索順利了纏住了大樹的枝杈。王斌拽了拽繩索,感覺繩索已經很結實,可以承受自己的體重了。他搓了搓手,借著繩子,揉身往山上就爬。
不一會,斷崖之上傳來了王斌的聲音:“大人,拽住繩子,我拉你上去。”
王斌抓住著斷崖上垂下來的繩子感覺還是不放心,他將繩子纏在了自己的腰,系了一個死扣,喊道:“王斌快拉吧。”
王斌于是靠在歪脖樹干之上,用盡力氣將張俊拉上的斷崖。其余敢死軍大多數都是善于攀爬的士兵,他們學著王斌的樣子順利爬上了斷崖。即使有些部善于攀爬是通過抽簽進入敢死軍的士兵,也在其他士兵幫助下爬山了斷崖。
王斌帶人爬上了斷崖,并無一人傷亡。他抬頭看去,那釣魚城的城墻就在面前不遠之處了,王斌躲在草叢中往城墻上細看,發現此刻城墻之上并無一人。他擦了擦臉上的汗水,暗道:真乃天助我也。
張俊一揮手,對著身邊的眾兵士道:“上城,快。”
敢死軍的士兵們也察覺到了這個千載難逢的良機,他們蜂擁而上,迅速抵達城下,拋出鉤索,開始向城頭攀登。憑借之前爬上斷崖的經驗,張俊緊隨王斌之后,成功攀上了城墻。
登上城墻后,張俊并未沿著城墻向始關門進發。他深知,此處雖無士兵把守,但并不意味著整個城墻都無人防守。通常情況下,越接近城門,守軍數量越多。
張俊他們所在的這段城墻并無下城墻的馬道,于是他命令士兵們利用鉤索爬下城墻,尋找僻靜之處隱蔽起來。
張俊也是走運,原本這段城墻建在險要的山崖之上確實沒有守衛,但卻有兩個十人隊輪流巡邏的,今日城北打得熱鬧,這里的巡邏隊調走了一隊支援北城門。另外一隊巡邏的士兵巡視的間隔自然拉長了很多,張俊等人就是利用這個巡邏的間隔潛入了釣魚城。
釣魚城本身就是山城,不但整個城池依山而建,城內也是平地少丘陵多,能隱身之地也是不少。
張俊此時帶著士兵專走隱蔽的小路向始關門方向摸索前行,城外隆隆不斷的炮聲,顯示華夏軍還在猛攻釣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