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蔣濟震驚不已,一時間不知該如何開口。
夏侯獻在很早之前就在考慮這個問題。
中書一職自兩漢起權力就很大,雖然在位階上遠遠不如尚書顯貴,但優勢在于他們可以親近天子,掌握機要,若是別有用心者擔任甚至可以左右朝政。
漢末的中常侍是如此,如今的孫劉二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天子身邊的人是如高堂隆、蔣濟這樣的直臣那還好,但孫劉二人別的本事沒有,詆毀同僚倒是有一套。
別的不說,就沖歷史上二人憑借一己之力,左右托孤名單,導致曹宇、夏侯獻等人被統統罷免,反而讓司馬懿上位,這兩個人就斷不可留。
之前夏侯獻一直在外征戰,沒時間也沒精力著手這件事,而現在正好可以通過蔣濟開始入手。
當然了,蔣濟只是覺得站在朝臣的立場上,認為中書的存在妨礙了廟堂以及天下大事的決策罷了。
盡管中書的權力令人垂涎,但畢竟是個“惹人嫌”的位子,所以蔣濟在一番思考后說出了他的顧慮:
“將軍,孫資、劉放二人從文帝時期便穩坐中書臺,如今更是得陛下寵愛,想要彈劾二人恐怕不易。”
夏侯獻從容道:“光憑你我二人自然不易,但我知道朝中有不少大臣早就對二人的恃寵而驕心生不滿。”
“若是可以發動群臣的力量,此事未必不能辦成。”
“嗯。”蔣濟點點頭表示認同,他低頭捻須沉吟片刻后又一次看向夏侯獻,“若是真能辦成倒是一件好事。”
“只不過。”蔣濟頓了頓,“下官才薄德淺,就算陛下真的罷免了二人,想必也輪不到我去。”
“蔣公此言差矣。”夏侯獻道,“陛下對二人寵愛只是因為他們在那個位子上,那個位子換了誰都一樣。同樣的,陛下也很欣賞您的才能。”
“我聞蔣公早年在外為官時,助保江淮、聯吳制羽,不僅政務通達又善審軍事,中書臺的職責除了草擬詔書之外更重要的是替陛下分憂解難。”
“試問,孫、劉二人的才能比得上蔣公你嗎?”
“這。。。。”
蔣濟想要開口,夏侯獻知道他心里的擔憂什么,他沒給蔣濟開口的機會,繼續侃侃而談。
“蔣公啊,皇帝左右近侍賢明乃是國之幸也,錯得不是這個位置,而是在于佞臣。若在其位者能效仿漢朝時的司馬遷(歷史上第一位中書令),定能輔佐圣王成就一番偉業!”
蔣濟聽得很認真,他不是不想要權力,他只是擔心朝臣別樣的目光。
到了這個位子,即便你一心為公,朝臣們依然會猜測你在天子面前說了什么壞話。
這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