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動力問題,楊光林這話一說,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是望向了他。
人們都明白他這話的意思,那就是第一機械廠可以生產大電機了!
如果非要套用這個時代的話來說,那就是第一機械廠已經為種花家的工業,放出了一顆“大衛星”!
“也就是說,1150mm輥壓機的電機生產技術,你們已經掌握了?”
鄭部長和畢副部長一起吃驚地問道。
他們是在機械廠的廠慶會上,見到過電動制磚機上的那臺電機,以及相應的動力輸出裝置。
但卻是沒有想到,機械廠竟然是可以生產大電機了!
“那可解決大問題了!”
“動力是工業的心臟,有了動力衛星上天都不是問題!”
“大電機技術啊,老大哥就是不給咱們。”
“第一機械廠有這么強大的科研力量嗎?厲害啊!”
當然,這一方面要歸功于楊光林、李東升的努力,他們拆解了那臺電動制磚機上的電機,一道道地數匝數,一片片的數定子片。
但歸根結底,要感謝后來蘇浩從系統商城搞到的,那一沓技術說明。
電機技術,其實并不復雜。
在后世,一個幾百人的集體小廠都可以生產。
有了來自于后世的說明,只要稍有機電知識,就可以將其生產出來。
當然,還需要電磁設計、結構設計、絕緣設計等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術,以及具備相應的生產設備和測試手段。
但這已經不是核心問題了。
“很好!”
最后,畢副部長的目光望向了3人,“看來你們這3人小組,還真是我一機部科技攻關的一匹黑馬啊!
特別是蘇浩同志,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能力,我之前是小看你了。
不要介意啊!”
“呵呵。”
蘇浩一笑,“我確實年輕了一點,這不能怪領導。”
“哎!”
那邊,鄭部長也跟著點頭,臉上綻開笑容,“蘇浩同志,年富力強、堪當大用啊!”
“是啊!”
聽了鄭部長的話,眾人都是紛紛點頭。
之前蘇浩一針見血的指出兩個任務的關鍵,已經讓他們中很多人開始高看;現在又是得到鄭部長的嘉許,那就等于是在部里掛上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