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認為應降低稅賦。”徐光啟不假思索擲地有聲地說道。
宮長安凝視著徐光啟,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若有若無的微笑,其實,在徐光啟開口之前,他心中便早已有了答案。
“徐老,今年試種如何?”
徐光啟聽聞,臉上頓時洋溢起欣慰的笑容,他趕忙恭敬地拱手,聲音中滿是喜悅與自豪,說道:
“王爺放心,土豆,玉米試種非常成功。產量驚人,明年開春便可大面積播種。”
宮長安聽聞,眼中閃過一抹驚喜,與他猜想一致,同時又開口問道:
“往年北地稅賦如何收取?”
“五稅二。”
張二河開口回應。
宮長安聽完,四十的稅,脫口而出:“這么高?”
張二河無奈地輕輕嘆了口氣,繼續解釋道:“這還是陛下多次下調之后的結果,之前戰亂之時,曾收二之一稅。”
宮長安微微抬頭,毫不猶豫地說道:“既然如此,今年起稅收減半。”
“這……”
張二河一聽,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滿臉的驚愕之色。
他怎么也沒想到王爺會做出如此大膽的決定。
這些年來,大夏朝廷在調整稅賦政策上一直謹小慎微,每次都是循序漸進,一點一點地進行調整。
畢竟稅賦關乎皇朝財政,牽一發而動全身,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可如今王爺竟直接提出減半的舉措,這無疑是一個極為大膽的決定。
雖然封地內的政策可以由封王自行定制和執行,可是如此大的調整,可能引起朝廷的不滿,畢竟北郡這么做,其他地方的百姓可沒有這政策。
宮長安將目光從滿臉驚愕的張二河身上移開,轉而看向一旁的徐光啟,溫和地詢問道:
“徐老,你覺得呢?”
徐光啟聽聞,神色莊重,他向前邁出一小步,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禮,而后緩緩說道:
“臣,非常支持王爺的決定。王爺此舉,實乃心系百姓、高瞻遠矚之善政。
今年,北郡地區大豐收,即便稅賦減半,以目前的收成來看,也足以維持封地的各項開銷。
這不僅能讓百姓切實感受到王爺的關懷,減輕他們長久以來的負擔,更能激發百姓對王爺的擁護與愛戴。”